科学研究

科学研究
位置: 首页 > 科学研究 > 正文

农机作业服务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:本地效应与空间溢出

时间:2023-03-15  发布者:程琳琳  审核:李平   来源:张昆扬,张改清等 《中国农业大学学报》  点击数:

研究背景

中国农业生产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,粮食产量持续增长,但同时也面临着生态环境压力,如土壤肥力下降、面源污染加剧等问题。这些问题成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阻碍。农机作业服务作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,虽然在提高生产效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,但其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尚未得到充分研究。因此,本研究旨在全面考察农机作业服务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,特别是其本地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。

研究发现

1.农业生态效率的变化趋势:2004—2019年间,中国农业生态效率整体呈现波动下降趋势,从0.697降至0.600。东部地区的生态效率相对较高,中部地区较低,西部地区波动最为剧烈。

2.农机作业服务的本地效应:农机作业服务对当地农业生态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。具体而言,农业机械化作业服务专业户数量每增加1万个,农业生态效率将提高0.004。

3.空间溢出效应:农机作业服务不仅对本地生态效率有正向影响,还对临近地区产生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。农机作业服务的直接效应、间接效应和总效应分别为0.006、0.017和0.024,其中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75%,表明其空间溢出效应较强。

4.其他影响因素:种植结构、产业结构、城镇化率和高速公路覆盖率对农业生态效率有正向促进作用,而复种指数和恩格尔系数则会抑制生态效率的提高。

研究启示

1.推广环境友好型农机服务:政府应加大对环保型农机和农资的扶持力度,通过补贴和减税等手段降低新型农业科技的采纳成本,同时加强对农业服务主体的监管,减少高能耗农机和有害农药的使用。

2.促进农机服务跨区作业:鼓励多类型农机服务的跨区作业,增加农业生态效率的区域溢出效果。政府应加大对大中型跨区作业机械的补贴力度,完善农业基础设施,推动形成完备的农业跨区服务市场。

3.加强区域协调发展:针对中西部地区生态效率相对较低的问题,东部发达地区应发挥示范带动作用,加强与落后地区的农业技术交流和管理合作,利用生态效率的正向溢出效应推动全国农业的高质量发展。

文章来源

张昆扬,张改清,韩嫣,等. 农机作业服务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:本地效应与空间溢出 [J].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, 2023, 28 (03): 223-237.

版权所有©湖北工业大学湖北农业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研究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