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库服务

智库服务
位置: 首页 > 智库服务 > 正文

张俊飚(浙江农林大学)

时间:2025-03-05  发布者:  审核:   来源:  点击数:

2022年,张俊飚团队完成《浙江省农业碳汇核算体系及减排路径研究》,首创“水稻田减排—林业碳汇—畜禽粪污利用”三位一体核算框架,明确全省农业碳排放基线。其提出的“农业碳账户”制度在湖州、衢州试点,推动农场级碳排放监测系统落地。成果被直接纳入《浙江省农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》(2022年10月发布),促成水稻低碳种植补贴政策(每亩50元),并为2023年浙江省《农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指导意见》提供核心理论支撑。

浙江省农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

2023年,张俊飚牵头完成《浙江省流域横向生态补偿优化方案》,创新设计“水质对赌协议+碳汇交易联动”机制:钱塘江流域上下游县市约定,若断面水质超标则上游补偿下游,若达标且碳汇增量达标则下游反哺上游。该机制被纳入《浙江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方案》(2023年6月),推动绍兴与金华达成首笔2000万元跨市生态补偿交易,为全国生态补偿市场化提供“浙江样本”。

2025年3月25日,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、首席专家张俊飚教授与博士研究生胡毅航合作撰写的理论文章《新时代乡土文化保护与建设的建议》在《农民日报》发表。文章指出,乡土文化作为乡村文化的主体,蕴藏经济、生态、社会三重价值,是破解“千村一面”文化困局、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核心动力。当前,乡土文化面临亲缘关系弱化、传统美德稀释等风险,亟需通过系统保护与创新活化延续其生命力。该成果为破解乡村文化空心化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,其建议已纳入浙江省文化振兴政策框架,并在多地试点实践。

张俊飚发表理论文章理论文章《新时代乡土文化保护与建设的建议》

版权所有©湖北工业大学湖北农业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研究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