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汤阴组出发,刚上高速!”
“内乡组已出发!”
“罗山组已出发!”
农户调研微信群内
各调研组依次报告着行程进展
2025年1月2日早上七点多钟
新年第一个工作日
太阳刚刚挂上树梢
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农业农村发展学院的
老师和同学们
就踏上了农户调研的路程
学院《农户调研实施方案》显示
这次调研分10个组
每个组2名老师带队
20名左右学生参加
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
他们要走进10个县、50个镇、100个村
完成对1000个农户的调研
中午前,部分调研组已抵达目的地
农业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、本次调研负责人朱丽娟教授:
2025年开年首次调研是我校跟华南农业大学合作的第三次农户调研活动,主要调研农业生产情况、农民生活情况及乡村环境治理情况,此前我们已经组织过几次调研。
通过大型农户调研活动,让学生走出课堂,走进田野,将书本知识与乡村振兴实践相结合,在三农实践中发现新问题,探索解决方案。通过参加调研,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三农,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知农爱农情怀。
1月2日下午,调研队员已经开始工作
农林经济管理专业2022 级研究生 景仕钊:
这是我第二次参加农户调研了,作为农经专业的研究生,下乡调研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,书本上的知识只有与泥土的芬芳相结合,才能绽放出实践的光芒。
第一次调研的时候,通过和操着方言口音的老乡对话,我感受到了很多从已有数据和实证结果中感受不到的东西: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大爷不知道网购是什么,不识字的农民不知道如何享受政策……所以这次调研,我毫不犹豫地再次报名,因为只有自己走进乡间的田埂,将来我做农业农村研究的时候,那些数据才不会是冰冷的、机械的,而是走入乡村看到的一个个真实生动的、关于农业农村农民的场景。
1月2日下午,调研队员在与农户访谈
农林经济管理专业2021级本科生 张雨林:
很开心参加学校联合开展的全国九省农户调研活动,我到滑县农户调研,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,我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,作为一名农经专业的学生,农村是更大的实践课堂。
我们这个组在调研开始之前,关付新老师和李之润老师对我们进行了细致的指导,为我们提前扫除了调研活动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,也让我明白了调研的重要性。我对做好这次调研活动充满了信心,在导师与学长学姐的带领下,我会努力做好属于自己的工作,相信一定会收获满满。
1月2日下午收集到的部分数据
农业农村发展学院院长张改清教授:
河南是农业大省,作为河南地方高校的农业农村发展学院,我们一直非常重视田野调查,此前的一些调研比如2017年与华南农业大学合作调研的4000份问卷,在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师生的科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2020年立项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“三重资源约束下种粮农户服务外包选择机理与效应研究”的结项报告中的数据,以及2022年硕士研究生谢秀丽与导师合作发表在《中国农业大学学报》的论文数据均来源于此,这些研究成果对指导农业生产实践都起到了积极作用。
调研数据在相关学术成果中的运用
2024年7月,学院又对抽样农户进行了跟踪调查,目前数据已经过清洗,并完成了使用者签订数据使用合同的工作,这次跟踪调研数据也为学院科研工作和2023级硕士研究生开题提供了选题思路。
此前调研场景
除了大型调研外,学院研究生导师也不定期带领学生进行田野调查,2024年就到柘城、濮阳、镇平等地进行了乡村振兴等方面的调研,初步达成了一些合作项目,目前正在推进中。
此前调研留影
这一次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组织师生参与全国九省农户调研中河南省10县的调研,师生报名调研的积极性非常高,将为学科建设、本科生和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发挥重要作用,也将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、建设农业强省做出贡献。
天寒地冻,热情不减
学农为农,兴农强农
乡村振兴就是农经人最好的舞台
为“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”的师生们
点赞!
文章链接:https://www.peopleapp.com/rmharticle/30047919503